2025,全球经济四大危机
陆弃
文︱陆弃
当下,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之中,变局的广度、速度、烈度、深度都在前所未有地加速,世界经济面临着多维度的冲击
,周期波动、地缘冲突、金融泡沫等多重风险频繁交织,各种可以预见和难以预见的风险正在不断增多。2025年,四头“灰犀牛”正在逼近,它们像即将冲出丛林的猛兽,威胁着全球经济的稳定,预示着未来的经济动荡和金融危机。
从2000年到2024年的这段时间,如果将其分为5年一个阶段,2020-2024年无疑是全球经济表现最差的阶段。IMF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全要素生产率增速已降至0.8%,较2008年金融危机前下跌了63%。这背后折射出的问题不仅仅是经济增速放缓,更多的是全球经济增长动能的全面失效。
过去三十年支撑全球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中国房地产投资、欧洲绿色转型以及美国的消费需求,正在遭遇严峻的结构性调整。
中国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欧洲的绿色转型面临供应链危机,而美国的债务水平早已突破2009年金融危机时的极限。传统经济动力的逐步衰退,导致全球经济正处于一个阶段性转换期,增长动能青黄不接。
这些表象背后,实际是全球经济在接近天花板时的挣扎,传统增长模式的终结和新动能的迟滞之间的巨大鸿沟。
在科技创新方面,人工智能、量子计算和生物技术等新兴技术尚未成熟到能够全面替代传统增长模式的地步,全球经济的未来依赖于这些技术的突破,而当前看来,科技创新远未能弥补经济增长的缺口。
近年来,地缘政治冲突的升级和经济“巴尔干化”趋势日益明显,全球经济的紧密联系正在日益松散。经济“巴尔干化”是全球化的反面,是各国经济关系逐渐疏远、分工和贸易相互联系越来越少的趋势。美国在特朗普重返白宫后,再次掀起保护主义的浪潮,制裁、关税、投资审查等非市场逻辑手段不断加剧全球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
WTO数据显示,2024年全球新出台的贸易限制措施同比增长了15%。美国以“美国优先”为旗号,频繁出台单边主义措施,扰乱全球经济秩序,直接推动全球经济朝着“巴尔干化”方向发展。在此背景下,欧洲等主要经济体被迫采取反制措施,地缘经济对抗的风险急剧升高。
特朗普对外的“武力威胁”,对内的“经济施压”无疑让全球经济进入了不确定性增加的阶段。从加征关税到对重要经济合作协议的毁约,美国正在力求重塑全球经济秩序,试图将自己重新定位为全球经济的主宰。
正如尼克松当年宣布结束布雷顿森林体系一样,特朗普所做的也是要通过重构全球经济秩序,将美国推向全球经济中心的绝对地位。
美国股市正在经历前所未有的估值膨胀,尤其是科技板块的过度投资已经形成了新的金融泡沫。根据法国巴黎银行的研究,美国股市中七大科技巨头的股票市值已占标普500指数的33%,这些股票的估值已经远超合理水平。一旦市场对这些科技股的过度炒作回归理性,可能会引发高达30%的股市抛售。这种狂热的资本市场,不仅没有为经济带来实质性的创新和增长,反而加剧了市场的脆弱性。
资本的非理性追逐和科技发展之间的矛盾日益加剧,企业在烧钱换增长的过程中,难以找到可持续的盈利模式。
以人工智能为例,尽管它是当前市场的热门话题,然而资本市场对AI行业的狂热追捧远超当年互联网热潮,泡沫的膨胀隐忧已显现。
不仅如此,加密货币的井喷式发展也极可能成为2025年全球经济的“灰犀牛”。美国政商利益集团,包括特朗普的加密货币政策推动者,已经成为全球加密货币野蛮生长的推动力。
加密货币的高波动性和技术漏洞明显,使其容易成为金融杠杆危机的导火索,可能对全球资本市场的安全带来极大的威胁。加密货币的市场规模和用户群体扩张迅猛,但这背后充斥着不合规、不透明和高风险的操作,若监管不足,可能导致系统性金融危机。
根据国际金融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底全球债务规模已达到300万亿美元,占全球GDP的330%。这意味着,全球债务水平已经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美国作为全球债务最大国,其国债规模已经突破36万亿美元,相当于美国全年GDP的1.3倍。更为严重的是,美国的债务还在快速膨胀。2024年下半年,美债的规模在短短三个月内就激增了1万亿美元,这一“借新还旧”的庞氏模式正加剧债务危机的爆发风险。
全球债务危机不仅仅局限于美国,欧洲和日本也面临着同样的问题。随着乌克兰危机的爆发,欧洲的债务水平急剧攀升,尤其是德国、法国和意大利等国,经济增长停滞,债务问题愈发严重。
全球范围内,债务危机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政治风险,可能引发大规模的社会动荡。
2025年,四头“灰犀牛”正在悄然逼近,全球经济的稳定正受到严峻考验。世界百年变局的加速演进,地缘政治的紧张,全球经济的结构性调整,种种不确定因素交织在一起,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风险。这些风险一旦爆发,不仅将影响全球经济增长,更可能引发深远的政治、社会动荡,甚至彻底改变人类发展轨迹。
然而,正如米歇尔·沃克在《灰犀牛:如何应对大概率危机》一书中所说,“灰犀牛并非不可战胜,总有人在积极应对”。
2025年,世界经济将与“灰犀牛”进行一场赛跑,如何化解这些危机,避免其引发全面崩溃,依赖的将是各国政府、国际组织以及金融市场的智慧与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