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华“唱衰”报道,影响不了中国经济稳步向好|北京观察
原创
直新闻
据统计,今年以来,美国媒体在报道中美关系的时候,对竞争的关注远高于合作,超过七成的报道都在谈论竞争。其中有关中国经济的报道更是成为“恶评重灾区”,“房地产泡沫”、“失业率上升”、“人口老龄化”等都成为高频词。事实真的如此吗?从不做“赔本买卖”的美国,此时派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能否侧面印证对中国市场这块“大蛋糕”仍然看好?
外媒为何突然狂提“中国经济崩溃论”?
近来,美西方一些政客和媒体仅凭单项、局部、短期的波动数据来判断中国经济全局并不客观。以彭博社为例,在报道美国经济时,用的形容词是“继续保持强劲增长”,而在中国经济的报道中,标题却是“中国经济正式宣告脆弱,会崩溃吗?”。
事实上,根据美国商务部8月30日公布的修正数据来看,今年第二季度美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2.1%,较首次预估数据下调了0.3个百分点。国际评级机构惠誉认为,信贷条件收紧、商业投资减弱以及消费放缓,将导致美国经济在今年四季度和明年一季度陷入轻度衰退。惠誉甚至将美国信用评级从AAA级下调到AA+。
另一方面,中国二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速则达6.3%,比一季度上升1.8个百分点。环比来看,二季度中国GDP环比增长0.8%。瑞银财富管理投资总监办公室(CIO)9月1日发表机构观点称,中国的经济数据在7月已经触底,预计在政策支持下,经济将逐步复苏。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告诉深圳卫视直新闻记者,其实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一直都有,只是有时候声音大一点,有时候声音小一点,这背后与西方“中心论”见不得别人好有关,每次唱衰中国经济的声音增大,都意味着西方对华战略的又一次调整。余翔认为,这次一方面是想通过炒作中国经济,来转移国际社会对美西方自身经济问题的关注;另一方面是继续放大中国经济存在的问题,来引发市场恐慌,推动资本和产业链从中国转移出去,配合美西方对中国战略上政治上的围堵。
事实证明中国市场是块大蛋糕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在8月31日发行的《华盛顿邮报》上发表题为《中国经济发展比你想象的更好》署名文章,文章指出,中国经济创新和绿色发展势头增强。外贸保持强大韧性。中国出口在国际市场的份额继续保持在14%的水平。上半年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太阳能电池“新三样”出口合计同比增长61.6%。
《华盛顿邮报》文章截图
外交学院国际关系研究所所长曲博接受直新闻采访时表示,无论是美国总统拜登鼓吹的所谓“中国经济像一颗定时炸弹”,还是外媒说中国房地产进入所谓的“雷曼时刻”等等,谢锋大使这篇文章已经给出了回击。“实际上中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调整的过程,在过去五六年,中国从去杠杆、去库存就一直在解决房地产问题;再比如谢锋大使在文章里提到,上半年,法、英、日、德对华投资分别增长173.3%、135.3%、53%和14.2%,可以看出中国经济的成效实际上要超过很多人的预期,中国仍然是世界上重要的投资流向地。”
对中国市场保持稳定的信心,也能从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访华行程期间前后矛盾的言论中,略品一二。8月29日,雷蒙多在从北京往上海的高铁上说,“由于风险越来越大,中国正变得越来越不具有可投资性”。但在次日(30日)上午出席上海美国商会的论坛时,她又改口对美企表示,“我希望你们在这里投资”。
事实上,经贸关系通常被认为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此次双方宣布在两国商务部间建立新的沟通渠道,双方还启动了出口管制信息交流机制,这些务实成果都传达出双方稳定关系的意愿,也为在华经营的美国公司带来希望。
除此之外,人员往来的畅通,对于两国经贸关系将起到改善作用。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日(1日)也在记者会上表示,外交部将持续优化签证政策,积极创造有利条件,为畅通中外人员往来提供更多便利。
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特约专家余翔表示,美方本质上很希望深化与中国的经贸合作,不过它们“掌控欲”作祟,希望合作按照美方的意志进行,其主要特点就是中美经贸合作领域主要集中在产业链、价值链的中低端,利用中国相对廉价的要素成本和广阔的市场,但不能触及高科技核心技术领域,这也值得我们警惕。
余翔还指出,目前美国国内政治激化,两党为了党派利益,不惜裹挟国家利益,以及很快美国就要进入大选季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发展对华经贸关系可能会被拜登的政治对手视为对华示弱,而为了证明自己的强硬,拜登政府可能不得不选择采取强硬举措,推出更多打压中国的情报政策。
外交部:我们反对以竞争来定义全部中美关系
在昨日(1日)的外交部记者会上,汪文斌表示,当前,美方在谈论中美关系时,言必提竞争,仿佛竞争已经成为中美关系的最大主题,甚至是全部的议题。美方口口声声提竞争,但国际社会看到的是美国为赢得优势,以竞争之名动用国家机器,全政府、全方位、全领域对华打压围堵遏制,大打关税战、贸易战、科技战、芯片战、规则战。
9月1日,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图源:外交部网站
汪文斌强调,我们不回避竞争,不惧怕竞争,但竞争应该是公平、合理的,应该是良性、有规则的,有红线、有禁区,不能无视市场经济规则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更不能将核心利益问题作为竞争工具、挑衅手段。“作为两个大国,中美应该从两国的共同利益和人类前途命运的高度,看一看谁能把国家治理得更好、让本国人民安居乐业,谁能为全球疫后复苏增长提供更大动能,谁能为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更多公共产品,谁能为解决地区热点问题提供更好方案,谁能让双方和全球80亿人类共同生存的星球更安全、更和平、更繁荣。”
作者丨丁舒航,深圳卫视直新闻驻京记者
编辑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