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首席 记者 郭春雨 记者 王开智

12月27日凌晨,户外温度降到了-6℃。济南七里堡蔬菜综合批发市场迎来一天最热闹的时候。不同的车、不同的口音,带着不同味道的蔬菜汇聚到这里。天亮之后,他们会出现在某个家庭的餐桌,带着热气腾腾的烟火,开始新的一天。

在这个极寒之夜,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蹲点凌晨后的七里堡菜市场,从新鲜蔬果的香气和色彩里,捡拾一个个像萝卜、白菜、蘑菇一样平凡又鲜亮的故事。

人能忍忍,菜不能冻着

七里堡菜市场现在有多少个摊位?

记者问了几个商户,答案有几百家、上千家,他们说不清,但是仔细观察各个摊位,都有它的看家本领。有的专营各种辣椒,圆滚滚肉嘟嘟的彩椒、红彤彤像火苗一样的朝天椒、长得板板正正的线椒,这是做辣子鸡的好材料;还有的摊位专以各色西红柿见长,圆滚滚的粉皮西红柿,裹在带绿色无公害标志的包装里,红绿配色格外饱满鲜亮;还有豆角,绿中泛红的油豆、细长条的蛇豆、青白色的“白不老”、最常见的大扁豆,应有尽有。

当然,北方的菜市场,用大卡车装载的白菜永远是主角,这也是消耗最快的蔬菜。即便是当晚没有批发完,第二天也会在市场上很快卖光。经常会有白发苍苍的老人,身后拉个小车,坐上几十站的公交车来挑挑拣拣,屯上一车。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

白菜是冬天北方菜市场的主角

和商超相比,实惠是菜市场菜品最大的吸引力,但对于市民来说,逛菜市场的意义远不止于此——当新鲜蔬果的香气和色彩相碰撞,耳畔充盈着讨价还价的喧闹,这本身就构成了一幅令人血脉贲张的生活图景。

然而,对于市场中的商户来说,菜市场不仅仅意味着烟火气,更多的是生活最真实而残酷的一面:挣钱。这里有老人的药费、孩子的学费,和生活所需的每一笔钱。

冬天无异是菜市场一个难熬的季节。对于冬天的菜商来说,人冻着没事,蔬菜千万不能冻着了。人冻着能养好,菜冻坏了,就卖不出好价钱了。

在七里堡菜市场,为了不让蔬菜冻坏了,基本上家家户户都会支一个塑料薄膜的棚子,把被子搬过来,一层又一层,仔仔细细的盖在蔬菜上。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1

用塑料布搭个简易的棚子,就是过冬的装备

每个摊位的陈设也都差不多,几个箱子加一块木板,垒起一张简易的桌子,方便在上面记账,凳子长久没有人坐,基本搁“荒了”;棚子顶上扯一根电线挂灯泡,风大点,醉汉般地摇摇晃晃。有了灯光,寒夜里的摊位,就像个“屋子”了。

滴水成冰的天气里,穿什么最保暖?

今年54岁的陈丽花给记者展示她身上的手工小棉袄,“这是我妈去年给我絮的,用的都是一点点挑的最好的棉花,特别保暖。”

蓝底红碎花的棉袄,棉花又厚又实,针脚又细又密,为了防脏,陈丽花外面穿了一件从头到脚的罩衣,整个人在寒冷的夜里看着“圆墩墩”的,分外暖和。

“我妈80多岁了,去年没了。之前她每年都给我们一人做一件棉衣。”陈丽花指指旁边同样穿棉袄的妹妹,“这是俺妹陈英花,外面的是我嫂子,我们几家都在一起搭伙干,在七里堡卖菜已经十几年了。”

老家在商河,那边也出产不少蔬菜。陈丽花的哥哥和外甥就在老家收购,再找人运输到七里堡菜市场进行批发。围绕着七里堡的蔬菜生意,从商河到老家,一大家子七、八口人都有了活干。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2

陈丽花的老母亲离开了,但她做的棉袄还温暖着女儿的冬天

“累倒是习惯了,我们这个年纪出去打工也不好找活。在这有个活能干着,能挣钱就行。”陈丽花说,自己家、嫂子家、妹妹家都好几个孩子,如今孩子们都已经成家立业, “我既当奶奶了,也当姥姥了,任务算是完成了。”

陈丽花说,现在他们在济南租着房子,五六家一起租房,分摊下来便宜的房租就三、四百块。虽然在济南住的条件差点,但在老家县城里也买了房,等到退休就能去住。

啥时候退休?

“只要干得动,就一直干。”

一晚上卖出去10万斤白菜

七里堡菜市场的热闹,是从凌晨开始,一辆辆运输车在市场门口排起长队。白菜、萝卜、辣椒、大葱……各类蔬菜陆续运达,卸菜工人们开着三轮车进进出出。菜一到,董丽云就忙了起来,整理蔬菜、算账出货。

在菜市场,一半以上的商户基本都是夫妻档,还有很多都是女性“当家”。一个天性柔软的人,时间长了,都变得风风火火,被生活“打铁”打硬了。她们依赖菜市场,这里热气腾腾,有老人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这都是生活的指望。

董丽云家也是夫妻档,丈夫在外面负责进货,卸货和批发的活就落在她的肩膀上。董丽云是个讲究人,她摊位上的白菜摞的整整齐齐,一棵棵的鲜嫩翠绿,简直像是艺术品。她在七里堡菜市场干了近20年了,一晚上能卖出去10万斤的白菜,在市场上也算是大户。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3

一包白菜是60斤,52岁的董丽云一晚上不知道要抱多少次

工人从车上按包装好白菜,董丽云抱下来放推车上。一包白菜是60斤,10万斤的白菜就要抱1600多次。董丽云今年已经52岁,在一次次地弯腰里,养大了儿子、娶了儿媳妇,也买了房子。

“从下午5点开始忙,一直干到早上6、7点,就这么干了20多年了。”董丽云说,在菜市场干,虽然累,但是有收获,挣的每一分钱都心安,“就这么干着吧,等到有一天干不动了再说”。

一天睡4个小时

在一个领域待的时间久了,商贩们也个个是身怀绝技之人,在一片人间烟火气中却是不显山不露水的样子。

资料显示,七里堡菜市场自1994年11月26日开业,到现在已经27年。作为最早入驻的商户,刘家顺见证了这间菜市场从90年代初小商贸市场到今天整个济南菜篮子的变化历程。

李家顺从七里堡菜市场建设就入驻,在这里工作了20多年,现在主要做蔬菜配菜业务,给济南的多个大学和单位食堂做配菜。他告诉记者,不仅哪家的蔬菜品质他了解,蔬菜之间的不同差别他都特别清楚,“就比如说辣椒,外表看着都一样,实际上无公害的辣椒和普通辣椒看着还是有区别;再比如说白菜,七里堡卖的品种十几种,不同的品种就有不同的味道;再比如说蔬菜的产地,不同的产地都会造成味道不同。”

刘家顺说,自己一晚上光在摊位转悠,就能转悠一万多步,因为即便天最冷的时候,也不敢穿的太多,“出了汗更冷。”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4

每个客户要的蔬菜不同,刘家顺要根据单子挨个检查

每天日夜颠倒的工作,刘家顺说,大部分商户跟他一样,每天只能在白天睡4个小时左右,长期的睡眠不足,也让很多人落下了不同程度的“职业病”:黑眼圈严重、脱发、神经衰弱等。对于商户们来说,菜市场的生活并不只有蔬菜的鲜亮、收入的快乐,还有冬季严寒的难熬、夏季蚊虫和闷热,以及时时忧心的蔬菜价格、仓储问题、物流运输……但这一切的一切,喜怒哀乐都囊括在其中,构成了一幅写实的生活图卷。

记者采访时发现,目前在菜市场工作的人,大部分年纪都已经过了50岁。55岁刘家顺告诉记者,除非是没有选择,要不大部分商户都不会再让自己的孩子从事这个工作,“太累了。年轻人也受不了这个罪。”

说起孩子,儿子是刘家顺的骄傲:考上了山东大学,在读大二时携笔从戎,参加了海军,服役期满后考进了铁路系统,“他转业时还挺舍不得,觉得还想在部队多待几年。是我把他叫回来的,就这一个孩子,舍不得离得太远。”

为了两个女儿

下午两点左右从郑州的蔬菜基地出发,路上一切顺利的话,赵建阳能在凌晨之前将蔬菜运输到七里堡菜市场。

赵建阳个子高、身材也壮,穿的也精神,是个胖乎乎的帅小伙。他开货车时间不算长,满打满算也就两年。之前在一家私企上班,工作倒是轻松,正常的朝九晚五,但是收入低。再加上疫情的冲击,公司效益也一般,跟家里商量了一下,赵建阳就考了个驾照,转了行,当起了拉菜的货车司机。

当货车司机可不容易,用他的话说就是“真熬人啊”。采访的时候刚掐灭了一根烟,赵建阳说自己之前也不怎么抽烟,开车后抽的勤了点:主要是为了提神。

和市场里其他的货车比起来,赵建阳的货车显得干净又整洁。这是凑钱买的货车,各种手续办下来大约23万。赵建阳人勤快又能干,不到一年时间,就挣出来了货车的钱——还了本钱,每天开车就算是纯挣的收入,想起这个事,干活的时候更有劲。

挣钱的活都不好干。开货车一个月能保底一万多块钱,赵建阳指指自己眼底下发青的眼圈:“从早上到现在,熬了快20个小时了,一直没睡觉。”

凌晨两点多,一车货基本能卸完,赵建阳还要开车回寿光的家。虽然今年29岁,体格结实能抗“造”,但是赵建阳还是挺遵守媳妇天天挂在嘴边的叮嘱:在路上要是实在顶不住了,就车靠服务区,人休息一会儿——开车安全第一。

毕竟作为家里的顶梁柱,同样也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保证自己的安全,就是给全家最大的保障。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插图5

大部分商户每天只能睡四、五个小时

说起回家,赵建阳忍不住笑了:家里两个宝贝,大闺女上大班,小闺女上小班,两朵金花长得粉雕玉琢,都是爸爸的小棉袄。“跑货车确实是累,但是养家糊口就得挣钱。”赵建阳跟记者说,闺女要富养,自己更得好好挣钱,给孩子创造条件。

回家的路上如果不休息,到家大概是凌晨四五点钟,那会俩娃都睡得正香甜。孩子年纪小,不懂得爸爸每天在外面忙什么,赵建阳也从来不跟孩子说。“当父母的,不想让孩子知道自己在外面这么累。”赵建阳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碰到孩子周末,自己也没啥活,带着俩孩子出去吃和玩,“我就跟她们说,随便买,随便玩,爸爸有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离开七里堡菜市场时,已经接近凌晨4点,菜市场的忙碌还没有结束,早上7点才算到了尾声。对于商户来说,极寒夜的七里堡,和平日的七里堡并没有多大的不同——日复一日的生活,有欢乐、有困难、也有忍受和期盼。就像不同种类的蔬菜一样,酸甜苦辣咸,一起构成了生活的真实味道。

当太阳升起,这些从菜市场运出的蔬菜,将成为千家万户餐桌上的滋味。

寒战|深夜的批发市场,有很多萝卜白菜一样味道的故事的相关内容金属股上半年业绩大增,铜、铝、钼、钴谁最赚钱?锐信控股(01399.HK)11月6日收盘下跌0.54%,成交6632港元山西板块“期中考试”发榜 太钢不锈永泰能源业绩逆势上涨新莱福:累计回购股份1374690股除了1688以外,这5大货源网站你必须要知道美团“拼好饭”能走多远?下周板块:拼断头铡刀?还是玩“海底捞”?阿里投资Peel,又一次扯上了生态系统为什么ISO认证后质量反而下滑?这四大误区正在毁掉你的质量管理深交所:终止对百诺医药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审核展示中国机械五金模具名镇风采,东莞台博会长安馆亮相《大宅门》大少爷白敬业的原型人物~被误解的乐铁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