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的DeepSeek时刻,两年十倍,开启未来十年最大投资机会
鹏程蛇口~深圳市鸿云房地产经纪有限公司
中国AI企业DeepSeek的突破性进展引发全球关注,德意志银行2月5日发布报告指出 ,不只是deepseek,中国创新药企同样在创造自己的”DeepSeek时刻”。
2023年秋季,一个标志性突破引爆全球制药界:中国企业Akeso授权的抗癌新药在头对头临床试验中优于全球知名药企默沙东年销300亿美元的王牌产品Keytruda。
这一成功不是孤例,数据显示,在全球大型医药交易中,中国相关项目的占比从2019年的零,2020年的不到5%跃升至2024年的近30%。从研发创新到国际并购,中国创新药企正在重塑全球医药创新版图。
2024年底,知名药企默沙东在全球范围内筛选肥胖症产品后,选择以1.12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9亿美元里程碑付款的条件从中国翰森制药引进一款口服GLP-1药物。
此前一年,阿斯利康也以1.85亿美元预付款和最高18.3亿美元里程碑付款,从中国企业Eccogene获得了类似产品。快速崛起的中国医药创新力量数据显示,中国医药交易正在快速崛起。
2020年,在价值5000万美元或以上的大型医药交易中,涉及中国的大型制药交易(预付款5000万美元以上)占比不到5%,而到2024年,这一比例已激增至近30%。业内预计 十年后将有大量源自中国实验室的创新药物进入美国市场。
另外,跨国药企也在加码中国创新 ,针对中国创新药企的并购浪潮涌现。2023年12月26日, 阿斯利康以12亿美元收购中国CAR-T疗法公司亘喜生物,开创了跨国药企收购中国创新药企的先河。随后,诺华收购信瑞诺医药,Genmab以18亿美元收购普方生物。 中国创新药快速崛起源于几个关键因素:
人才优势:过去十年,大量在全球接受过培训的顶尖科学家回国,推动了以上海为中心的生物科技产业发展。
成本效益:中国企业能够以显著低于美国的成本开展临床试验,同时拥有高素质且成本效益更高的研发团队。
监管效率:近期中国监管体系的改革简化并加快了临床试验的审批流程。
中国创新药快速崛起,为广大投资者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投资机会,是二十年一遇的机会。说二十年一遇,是因为,不仅中国创新药企的技术快速突破,更在于这些公司的估值特别便宜。
历史原因,中国的创新药企大部分在港股上市,2018年8月,香港18A板块开版,允许未盈利和没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时至今日,6年过去了 ,一共上市了66家公司。
6年时间,生物医药行业,从人声鼎沸的超级牛市,到现在的资本寒冬,目前66家公司中,市值10亿港币以下的占比30%,市值百亿以上的只有11家,占比17%。大批公司从上市时的百亿市值跌到10亿,跌去了90%,股价脚裸斩了。
可能刚才大家对外资出资1.8亿美元,在18亿美元美元什么概念,只要你看看现在的药企市值,一家上市6年,投入几十亿研发的公司,市值只有几十亿港币,外资出几亿美元做BD,那是意味着什么,用脚指头都能想明白。
6年时间,足够验证公司的价值,很多公司在6年前靠画饼市值百亿,最低跌到了不足10亿,现在画饼成功了,面临突破了,市值却只有20亿,而真实的价值早已超过200亿。
港股创新药,很多不仅是中国首创,也是世界首创,一旦开启销售,80%的毛利率,那就是印钞机。现在的资本市场对于港股创新药严重低估了,未来两年,随着资本市场活跃,港股创新药的价值会逐步被资本市场从新认知。
康方生物聚焦肿瘤、自身免疫、炎症、代谢疾病等重大疾病领域,专注于全球未被满足的临床需求,
亚盛医药是全球唯一覆盖细胞凋亡三大通道的临床产品管线,港股市场首个原创小分子创新药企业的概念。
和铂医药,从去年中的最低点1港币起步涨到现在的5港币多,虽然上涨了4倍多,但市值却只有40多亿港币,未来依然还有巨大的上涨空间。
现在的创新药,类似2010年的互联网,2015年的新能源,2023年的机器人,刚刚起步,小荷才楼尖尖角,充满争议,却立志长远,具有舍我其谁的豪气,5到10年后,中国会出5家以上的万亿市值创新药公司。
随着资本市场对创新药的再认识,未来两三年,港股18A会诞生大批10倍股,百倍股,属于中国创新药投资的大时代到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