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以史为鉴的角度,如何去看空气中弥漫着投机味道的当下特殊阶段?

以史为鉴的角度,如何去看空气中弥漫着投机味道的当下特殊阶段?

以史为鉴的角度,如何去看空气中弥漫着投机味道的当下特殊阶段?插图

熊猫贝贝小可爱

#头条创作挑战赛#

首发头条平台,抄袭搬运必究!

(有看到抄袭搬运的读者朋友也请帮忙举报一下,首发和原创标签只有在头条平台。感激不尽!)

这是熊猫贝贝的第2690篇原创文章

(本文不含任何AI创作和自动生成内容)

毫无疑问,当下中国国内的经济环境和舆论氛围中,弥漫着一股强烈而又明显的投机味道。

因为股市暴涨,所以眼红的,跟风的,想要入场的人自然也就增多了。

因为楼市躁动,各路炒作和喧嚣的鼓动也开始了,所以越来越多的开发商和房东们,心也躁动了起来,加价,跳价,反水的戏码也开始持续出现,当然,现在仅限于一线城市。

投机氛围之下,很多的感觉就好像是天上在哗啦啦的掉钱啊,

谁不想进去捡一把呢?

这就是周期致命的魅力所在了:对于绝大多数国内出生长大的95后和00后,这或许是人生第一次遇到和体验到这样如此明显而又刺激的牛市氛围。

过去几轮,不是年龄不到,就是大概率对于经济还没有自主权和足够的认知。

但是时代会变,市场会变,人性的很多本质,永远不变。

经济社会,谈钱不俗,只要有明显的赚钱效应,任何时代不缺少人性的追捧和汇聚。

这篇文章,写在刚刚经历了魔幻暴涨一周以后的国庆假期,休市阶段,无法交易,再强的欲望也得不到释放,这个时候,最适合以史为鉴,看看过去的市场表现和经验,能够给接下来的这轮牛市,带来哪些启发和警示了。

本文将基于对上两轮,中国股市和楼市牛市表现的详细梳理和复盘,结合本轮牛市的几个特征和逻辑,从敬畏常识,尊重规律的角度,分享几点独家的观点和建议。

关注动向,把握本质,看清主线,研判趋势,指导行动。

本文已反复自查合规,不碰红线,语言平和公允,不带价值导向。

内容有依有据,分析理性客观。

硬核内容,错过不再。

以微见著,洞察先机,把握趋势,指导决策。

PS:

文章略长,内容的阅读需要一定的时间和耐心,并且需要进行思考。

内容不求讨好所有读者,写作分享也是一个阅读群体和写作群体互相选择的过程。

每个人的认知层次不同,不做强求,这篇文章的内容不是什么大路货,也不是什么看完能够带来轻松愉悦精神满足的爽文,请结合自身需要和认知需求理性看待。

(如果这篇文章在其它资讯平台被看到,不用怀疑,就是抄袭搬运,厚颜无耻)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1

复盘上两轮中国股市的牛市:有哪些特征和共性值得重视?

2014年到2024年,10年时间,除开2024年这一轮行情,中国国内金融市场比较典型的牛市,有两次:

第一次,是20140722-20150612:杠杆牛

这一轮牛市从2014年7月2000点上涨到2015年6月最高5178.19点。指数涨超150%。

从形态上看,上涨持续了4轮。

图片来源:网络

基本面:经济回落、有一定通缩压力

在 2014 年到 2015 年期间,国内 GDP 季度增速下滑明显,由 2013 年 1 季度的 7.9%跌到 2015 年年末的 6.9%;通胀方面,GDP 平减指数再次走向 0 附近。

图片来源:网络

估值:

2014 年 7 月 22 日市盈率(TTM)位于 10 年区间(20040722-20140722)的 1.78%位置。

技术面:

距离上一轮09年牛市高点,已经过去5年。

政策面:

2014 年 5 月 9 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进一步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新国九条”),紧接着证监会发布《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管理办法》和《创业板上市公司证券发行管理暂行办法》,2014 年 11月进行沪港通试点。

融资融券标的扩容,为市场带来增量资金:从 2010 年开始融资融券标的就在逐渐扩容,2014 年两融标的扩充到 900 只,参与门槛从 50 万降到零门槛,为市场提供了大量的杠杆资金。

2014年11月22日-2015年10月23日,经历5次降息,1年期人民币贷款基准利率从5.60%下降至4.35%。

第二轮:20190104-20210218:核心资产牛市

这是一个小牛市,市场从2440点上涨到3731点,涨幅50%。

图片来源:网络

基本面:

从 2015 年到 2018 年,国内 GDP 季度增速维持在 6%-7%之间,2020年受口罩影响,增速下滑。

图片来源:网络

估值:

2019年1月,上证指数市盈率约11倍,相当于过去10年市盈率区间的22%分位点。

图片来源:网络

技术面:

市场已经下跌3年。

政策面和资金面:

为了应对新冠疫情影响,国家出台一系列经济刺激政策,2019 年到 2021 年央行连续四次降准,由 13.5%降至 11.5%,累计降准幅度达200BP,2019 年到 2021 年央行连续三次降息,由 3.3%降至 2.95%。

2018 年 4 月 27 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外汇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简称《资管新规》),“净值化管理”、“打破刚兑”对本来就是净值化产品的公募基金影响很小;同时这段时期还有“存款搬家”的增量资金进入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规模增长迅速:公募基金规模由 2018 年的 12.92 万亿增长到 2021年的 25.44 万亿。

本轮上涨怎么看?

基本面:

GDP 增速处于下跌过程,进入紧缩周期。

GDP平减指数已经连续5个季度为负。

图片来源:网络

估值:

9月中旬,上证指数市盈率相当于过去3年市盈率区间的5%分位点。

图片来源:网络

政策面和资金面:

自从9月24日国务院新闻办举行发布会“介绍金融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出台了包括降息降准在内的一系列强刺激政策,尤其是定向刺激股市的政策。

此外,美联储也宣布降息。进入降息周期。

3次牛市的比较可知:

1.基本面都不太好,

2.股市估值很便宜,

3.货币政策非常宽松。

有一组很有意思的数据:蓝色线是上证综指股息率,黄色线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2022年底到2023年,股息率开始接近10年期国债收益率水平,2024年股息率超过国债收益率,这意味从配置角度,股票变成更“优质”的资产。

图片来源:网络

总体看,3次牛市的基本逻辑都是资金驱动下对低估值资产的增量配置。

如果不考虑基本面的情况的话,本次的走势大概率会与前两次一样。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2

回顾2014-2018年的楼市,如何看关键的起势因素?

2014,930,全国房地产宣布进入政策宽松,但初期对于房价反馈不大——

图片来源:网络

2015,330,房地产超预期政策官宣,卖家连夜涨价——

图片来源:网络

房价3月开始企稳(回升幅度不大),股价开始又一波强势拉升——

图片来源:网络

而在这个资本喧嚣的阶段,实体经济面其实并没有复苏,PPI和企业利润都处于负增长——

图片来源:网络

没有基本面支撑+资本拉高套现-疯狂外逃,2015,6月中旬,A股泡沫破裂,股灾到来。

宏观对A股有点束手无策,但对于房市,也在这个6月,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城镇棚户区和城乡危房改造及配套基础设施建有关工作的意见》,简单来说,就是要更积极推进货币化安置——

图片来源:网络

于此,有了充足的财政定向放水保证,房价开始奋力上涨,节奏上一线城市更快进入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

当然,从居民债务收入比来看“故事的另一面”,就是居民部门逐渐进入一种“炒作金融属性的状态”——

图片来源:网络

2015,930,四部委再出两项新政,利率优惠叠加低首付,信贷处于全面宽松状态。年底,宏观进一步发力“房地产去库存”,2016年贯穿棚改刺激,同时对限购做了收紧,政策端呈现结构化导向,从上图可以看到,一线城市涨幅开始收敛,但其他等级城市接过了上涨的接力棒。

实体数据在2016年开始优化——

图片来源:网络

这支撑了A股的复苏——

图片来源:网络

2016,930,去库存效果明显,但房价上涨过快引起了宏观的担忧,政策从全面宽松大变脸——“限购、限贷、限售、限价、限土拍、限商改住”六限推进,房地产融资全面收紧。

房住不炒,正式提出。

此时二线城市的涨幅也开始边际拐点,但三四线城市依然火热。

2017年2月,住建部发布“战报”——2016年棚改货币安置比例接近一半,去库存累计2.5亿平米。

回头看,去库存,顺利的把房企的库存,转移给了居民部门;也把地方债务、财政、投资的压力,转移给了居民部门。

少部分人开始意识到,要在这场财富盛宴中,把纸面利润真正落袋,并没有那么简单。从PSL发行规模看,2017年边际减少——

图片来源:网络

部分一线城市的获利者开始套现做多元化资产配置。

而2017年末,居民债务收入比来到了112%(未加入公积金负债),非常接近日本泡沫破裂时的130%。

2015-2017年中国首富均为房产商,王健林的小目标被人感叹,许家印举手投足无不透露财大气粗。

2018年,政策基调改为——“坚决遏制房价上涨,加快建立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长效机制”。一线城市的房价从上涨收敛进一步弱化成下行——

图片来源:网络

社科院的报告显示,房地产虽然作为经济支柱,但当时的房价收入比已经对中国经济产生综合负作用——

图片来源:网络

更为关键的是,2011-2013年房地产的不振,其实是因为劳动人口出现了拐点,而2016年,20-54岁的主力劳动人口也出现了拐点,意味着2016年后的上涨,蕴含的泡沫成分很大,这也为未来的泡沫刺破埋下了伏笔。

由于居民部门收入实际被经济结构问题抑制,到2018年末,居民债务收入比终于攀升到了120%上方。

回顾2014-2018年这一段周期,本质上就是在看宏观通过政策放水来对冲人口对经济基本面的影响。

接下来的故事,就更有意思了:

2020年,三道红线出世,叠加疫情冲击,楼市出现短期全面承压;

随着国家为了应对疫情的冲击,在信用端进行的放松,大量资金通过经营贷和低成本杠杆渠道进入楼市,引发了2021在市场投机情绪驱动下的小牛市。

这就是动物精神的威力。

然后,2022年,国家出手,收紧银根,提升审核和监管,全国楼市一夜入冬……

时间快进到国庆假期到来前的一周,已深度下行的实体、资本市场迎来了新一轮的刺激政策,代表之前宏观结构转型+软着陆的策略碰到了日本90年代的问题——通缩-债务螺旋。

尤其是居民部门的就业,到了不得不重视的阶段。

政策只能从“固本培元”转向至“相较取其轻”。

超预期的政策(定向股市放水)作为头炮,929地产放松新政火速跟进,目的显然是为了再次刺激居民部门的动物精神。

但是这一次,国家并没有和上一轮“货币化棚改”一样,真金白银的从信用端,直接向楼市进行放水撒钱。

这一点,非常关键。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3

策略分析:面对本轮牛市,有哪些认知值得重视?

首先来说,当下的这一轮牛市,有个本质很关键:

由于当前中国国内的经济处在比较困难的周期中,所有人都把股市看成一个赚快钱的机会,不顾一切的冲进来,希望能够在市场里面大赚一笔,解决一下目前自己遇到的困境。

先不说什么行情和后续可能,这个本质是不是扎心真实?

大多数正常的,健康的牛市,基本都是诞生在经济好转以后,

而不是诞生在经济下行周期中。

比如2005年,当时经济中赚钱的机会减少,实体经济赚钱没有资本市场多,所以短期资金涌入股市,具有

持续性

而且,现在的市场和过去已经截然不同,盲目的对比很容易犯

刻舟求剑

的错误。

其次,贩卖焦虑的套路成为常态。

当下,除了牛市的声音之外,踏空的声音也到处都是。

连李大霄也出来公开说,

踏空者的痛苦是套牢者的1000倍

有人说这一次机构踏空,也有人说外资机构集体踏空,现在全都在抢筹码。也有人说,开户到处排队,新韭菜正在拿钱进场。

还有人在讨论牛市的三阶段,制定了具体退出的策略,搞得有模有样的。有人再说牛市的操作策略,牛市的板块轮动法则。

反正,潜台词就一句话:

不来就要踏空,踏空就会损失一大笔钱,现在还来得及

还有一群人,刻意制造一些阴谋论,比如别让外资抄底,爆打空头、中美金融战等等,用民族性的共情来吸引投资者入场。

如果说希望是牛市的诱饵,恐吓就是牛市的倒钩

,充分利用了人性中的嫉妒与贪婪,试图用恐吓完成自我验证。

这些东西听多了,想不焦虑都难,而人一旦焦虑,往往就会失去理智。

然后,按照规律和经验来看,接下来国内金融市场里面,会出现很多新故事。

在一个投机的行情和氛围当中,最不缺少的就是故事。某个公司突然有了某些重大的专利,或者是突然成为谁的供应商,等等等等。

想一想当年的暴风科技、乐视网络,是如何成为市场焦点的,是如何通过讲故事拉高预期和股价的。

在疯狂的投机市场,有时候并不需要什么坚实的事实作为依据,编造和吹牛或许都会略显繁琐,只需要一篇小作文,就可以完成收割。

最后,牛市行情,不参与一定会后悔,但是千万不要有赌上身家搏一把的心态。

见好就收是这个世界上最骗人的鬼话,因为基本没人能做到。

绝大多数人基本上都要成为暴涨以后必然会有的暴跌牺牲品。

炒股炒到最后,看得其实就是人性。

十年以上的老股民对这句话,应该深有感触吧。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写在最后:

分享几点个人对于本轮牛市的研判观点

文章最后,分享几点个人的看法,不一定对,权当抛砖引玉,供大家进行一个讨论和参考就好:

1,

如果参照股市前两次牛市的经验,本轮的最优解也许是:

不要犹豫,不要企图等巨幅回调再进,要进就快进。

最后跑路也要提前跑。当然,每个人都认为自己能提前跑路,那是不可能的,一定是在绝大多数人讥讽你“是个胆小鬼”的嘲笑声中离场才能保住利润。

一旦日后高位放量之后下跌,绝不抢反弹。

50后,60后,70后,80后,每一代自作聪明的中国人都会被邪恶A股骗到床上,事后再被捅一刀,甚至一刀又一刀……

而现在,终于轮到90后00后了。

大潮过后,注定有人鸡犬升天,有人一跃而下。

2,对于楼市,不要在意短期的喧嚣和炒作,更不要被一些廉价的火热场景给带到沟里去,房价涨不涨,其实不重要。

嗯,是真的不重要,重要的是有接盘侠会用自己的真金白银接盘,才重要。

未来没有流动性和需求挤压想象力的东西,当消费品考虑,这对绝大多数普通个体和家庭是最理性的看法。

8位数起步豪宅除外,那就是另一个故事了,而且,和绝大多数普通人,甚至炒房投机群体都没有关系。

当下在热度和环境氛围的驱动下,一些躁动是肯定会有的,但是闹不出多大的风浪,毕竟基本盘里面没有真金白银的规模资本进场抬轿子,就凭几个炒房自媒体和开发商的信心,10月份可能都撑不过去。

你们闹你们的,钱在自己手上,不用荒,真有买房需求,别的不说,等春节前LPR优惠不好么?

3,最后,每次都有人说“这次不一样了”,“别听老股民的……”,这一次也不例外。

从良心的角度,嗤之以鼻,从利益的角度,还是希望当下有更多人会这么想。

如果大家都是理性,冷静的,那么,老韭菜,老股民,被套牢的炒房投机群体和资金,找谁来解套上岸呢?

大家细品,是不是这个意思?

以上,就是在国庆假期,对本轮牛市,进行的一次专题思考和分析讨论内容,和各位头条的读者朋友们,进行一个交流和分享。

图片来源:头条图库

(根据国家有关部门的最新规定,本文内容和意见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关于置业,投资等行为的明确建议,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正文,来自

@熊猫贝贝小可爱

交个敢说真话,会说实话,善于观察的年轻人朋友,可好?

原创写作分享不易,如果觉得文章不错,欢迎转发点赞。关注本人

实力原创,头条独家,如有抄袭搬运侵权行为,必究!

有问题欢迎留言,再不行就私信也行,文明交流,有问必答,谢谢各位。

以史为鉴的角度,如何去看空气中弥漫着投机味道的当下特殊阶段?的相关内容熙康云医院2024财报:经营性净现金流首年转正,护理服务收入增长77.7%,净利同比大幅减亏34.8%长白山香烟细烟价格表人参,长白山香烟细烟价格表两家千亿市值巨头筹划合并,央企重组整合路径明晰呼伦贝尔香烟价格多少钱一包,呼伦贝尔香烟价格雪贝 牛市游戏:共舞、大逃杀和财富重洗“华尔街最准策略师”大胆预言:如果非农符合预期,风险资产将大涨56个寻找供应商、查找供应商、供应商寻源的方法。上篇周三A股重要投资参考(3月12号)鲁西新区:夯实项目“硬支撑” 点燃发展“强引擎”高端制造主题指数走强,机器人100ETF(159530)、高端制造ETF(562910)等产品布局制造龙头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红军借粮条 见证鱼水情A股券商航母最强影子股,持国泰君安2亿,三大央企参股,股价7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