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被“打”成欧洲最大经济体后,俄乌战争临近终局

被“打”成欧洲最大经济体后,俄乌战争临近终局

被“打”成欧洲最大经济体后,俄乌战争临近终局插图

陈石头本头

俄罗斯与乌克兰曾经都是苏联加盟共和国,都是苏联的重要组成部分。

‌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在种族上都属于东斯拉夫人,所以在种族血统上没有很大区别,即使不是亲兄弟,也至少是堂兄弟‌。

尽管如此,二者在历史、宗教、语言和文化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俄罗斯具有深厚的斯拉夫历史和文化传统,而乌克兰的文化和历史则与波兰和其它欧洲国家有更紧密的联系。

‌俄罗斯与乌克兰这对堂兄弟结仇、打架已经三年,他俩的周围有劝架的,也有拱火的、递刀子的。俄罗斯虽然帮忙的朋友少,但他自己身强力壮、皮糙肉厚,又家底厚实,所以相当抗揍,并且在打斗中学得更加灵巧,大有在打架中进一步壮大自己的趋势。

乌克兰身后有不少哥们支持,但拖延时间太长了,可援助的“余粮”也不多了。目前看来,一方把另外一方完全打趴下的可能性不大。现在可预计的最好结果是,双方都打累了,也打穷了,于是各方都让一步,然后握手言和。

善良的人们期盼俄罗斯与乌克兰化干戈为玉帛、和平共处的日子尽快到来!

1,俄乌冲突的来龙去脉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埋下的火种,在2022年2月24日彻底迸发为燎原战火。俄罗斯以“去军事化、去纳粹化”为由发起的特别军事行动,在初期势如破竹,却在基辅战役遭遇意外失利。这场21世纪欧洲最大规模的地面战争,逐渐演变为东西方阵营的全面对抗。

冲突前八个月呈现剧烈动态变化。俄军以闪电战夺取赫尔松,马里乌波尔钢铁厂82天围城战震动世界,北顿涅茨克拉锯战成为现代巷战教科书。当乌军9月发起哈尔科夫大反攻收复6000平方公里失地后,战场态势转入相持阶段。至2023年夏,扎波罗热核电站危机、北溪管道爆炸事件、克里米亚大桥遇袭等标志性事件,将战争推向更复杂的国际博弈层面。

当前的战线沿顿巴斯至扎波罗热一线犬牙交错,双方控制区已连续14个月未有根本性改变。俄军依托坚固防线实施弹性防御,乌军则在北约装备支持下尝试多点突破。但无论巴赫穆特绞肉机式的消耗,还是扎波罗热方向装甲集群的反复冲击,都未能打破僵局。这种战略平衡背后,是交战双方综合实力的此消彼长。

2,经济制裁下的俄罗斯

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一致性地谴责俄罗斯而支持乌克兰。

美西方祭出的“史上最严厉制裁”确实让俄罗斯经历阵痛,包括卢布汇率暴跌80%,3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被冻结,9000家外企撤离导致200万人失业。还有,2022年GDP下滑2.1%的数据,似乎印证着制裁方的预期。但莫斯科的应对策略展现出惊人的韧性。

面对西方能源禁令,俄罗斯迅速启动“东进战略”。天然气领域,2023年对华管道天然气供应量突破380亿立方米,较战前增长2.3倍;通过土耳其枢纽和北极LNG项目,俄对欧供气占比从45%降至9%的同时,全球市场份额反而提升2个百分点。

当欧盟禁运俄油时,俄罗斯将原油日出口量从400万桶提升至520万桶,其中76%转向亚洲市场。中印两国吸纳的俄油占比从战前12%飙升至68%;印度以折扣价购入俄油占比从2%飙升至35%。

更关键的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创新推出“卢布-黄金”混合结算机制,在保持汇率稳定的同时,成功将能源贸易去美元化。这种战略调整使得能源出口收入不降反升,2023年1-11月能源收入达1250亿美元,同比仅下降13%,远好于西方预期的腰斩。

俄罗斯快速实现金融防御体系重构。强制卢布结算令锁定了能源贸易基本盘,莫斯科交易所人民币交易量激增40倍,与13国签署本币结算协议。央行将基准利率从9.5%提至20%以稳定汇率,配合资本管制使卢布成为2023年新兴市场表现最佳货币。国家财富基金对黄金配置从21%提至40%,构建起抗制裁的金融盾牌。

战前比较松垮的经济型式快速转变为战时经济型式,转型成效显著。军工复合体产能扩张带动相关产业复苏,2023年军工业产值增长17%,拉动制造业整体回升3.2%。农业领域通过种子国产化和远东开发,小麦出口反超战前水平达5200万吨。进口替代计划使本土汽车产量恢复至75%,医药自给率从30%提升至65%。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当时预测,俄罗斯2024年GDP增速将达3.2%,超越所有G7国家。当前最新的趋势也肯定,以俄罗斯健康的经济态势,有希望逐步实现欧洲最大经济体的目标。

3,北约难以承受的代价

当德国总理朔尔茨宣布追加140亿欧元军援时,柏林街头的抗议标语“暖气费还是炮弹费?”道出了欧洲民众的真实困境。捷克农民用拖拉机封锁通往乌克兰的铁路,抗议廉价农产品冲击市场。意大利削减的难民安置资金被转用于对乌援助,引发左翼政党集体罢会。更严峻的是,欧盟共同借款机制因匈牙利否决陷入僵局,暴露了“团结援助”口号下的结构性矛盾——当各国民众开始计算面包价格里的战争成本时,政治家的慷慨承诺变得愈发苍白。

当基辅街头布满反坦克拒马时,这个4000万人口国家正经历现代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萎缩。2022年GDP暴跌30%,2023年继续下滑10%。工业心脏顿巴斯70%设施损毁,黑海航运中断导致每月损失1.7亿美元,200万人沦为难民。最致命的是人力资源枯竭:征兵年龄放宽至60岁,女性兵员占比升至17%,前线的平均存活时间仅剩4小时。

西方军援的数字看似惊人,但实则有水分。美国累计承诺439亿美元,欧盟及其成员国合计380亿欧元,“豹2”坦克、海马斯火箭炮、“风暴阴影”导弹等先进装备持续涌入。但实际交付往往大打折扣,例如,承诺的321辆坦克仅到位82辆,F-16战机交付时间推迟三次。更关键的是弹药危机,乌军每日炮弹消耗量是俄军的1/3,但北约30国的年产能总和不及俄罗斯单国产量。

援助疲劳正在西方蔓延。美国众议院搁置600亿援乌法案长达5个月,德国宪法法院判决导致170亿欧元军援冻结,荷兰极右翼政党胜选后立即叫停F-16交付。民众支持率持续走低,德国最新民调显示57%选民反对继续军援。军工产能瓶颈凸显,美国155毫米炮弹月产量仅3万发,要完成30万发的订单需要32个月。

4,多方博弈下的终局

战争经济学定律正在显现。当俄罗斯将国防开支提升至GDP的6.7%,建立2000公里纵深防御工事时,乌克兰每月50亿美元的军费开支完全依赖外援。美国对乌援助已占其全年军费预算的7%,欧洲国家为军援挪用气候基金引发国内抗议。这种不可持续的成本分摊,在特朗普“美国优先”的威胁下愈发脆弱。

国际格局演变加速停战进程。全球南方国家拒绝选边站队,印度持续购入俄油,南非举行联合军演,沙特斡旋换俘谈判。能源危机使德国损失1000亿欧元,粮食危机让非洲多国陷入动荡,这些溢出效应强化了国际促和压力。中国发布的《全球安全倡议》获得89国支持,土耳其、巴西的调停方案日益受到关注。

战场现实倒逼政治解决。俄军控制乌东四州91%区域后转入战略防御,乌军夏季反攻未达预期反而损失12万兵力。双方都意识到彻底消灭对方的不现实性,莫斯科暗示可以接受“现有控制线停火”,基辅私下讨论“非北约安全保证”。当2024年美国大选已经有了结局即特朗普重返白宫,以及欧洲多国政府更迭,政治解决俄乌冲突的时间窗口正在打开。

5,硝烟散尽后的世界

这场持续三年的冲突终将证明,现代战争不仅是武器的对抗,更是经济韧性、战略耐心和外交智慧的较量。俄罗斯通过能源重构、金融自主和产业转型,意外实现了“去西方化”发展,并且有可能逐步达到欧洲最大经济体量。而西方联盟在价值观外交与经济现实间的撕裂,暴露出全球化时代的治理困境。

对乌克兰而言,战后重建的代价可能远超获得援助。60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损失,20%领土的归属争议,加上去工业化的经济结构,将使其长期依赖外部输血。北约的“开放承诺”可能沦为空洞保证,正如马克龙所言:“欧洲需要建立自主防卫力量,不能永远指望美国保护。”

国际秩序将迎来深刻调整。美元武器化加速了多极货币体系形成,能源安全主导产业布局变革,粮食危机催生农业技术革命。发展中国家在危机中增强话语权,G20取代G7成为全球治理主平台。这场冲突最终验证了基辛格的预言:“国际政治从来都不是善恶对决,而是利益平衡的艺术。”

当最后一辆坦克停止轰鸣、最后一门大炮停止射击,当最后一批军人从掩体里走出,人们终将明白,战争没有赢家,和平没有输家。

人们期待战争结束。俄乌平原上的麦田终将重新生长出绿油油的麦苗,但埋在黑土地里的弹片已经锈迹斑斑,它会永远提醒人类关于战争的残酷和死亡的痛苦。

被“打”成欧洲最大经济体后,俄乌战争临近终局的相关内容回顾2024年A股:沪指涨12.67%,创指涨13.23%,深成指全年涨 9.34%火上热搜!一张吊牌被炒到300元!网友:谁在买啊?A股节后重创:新股民何去何从 长期仍乐观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揭晓!全名单→销售爆火!青浦奥特莱斯10月2日创国庆假期历史单日新高,另外六家奥莱也创国庆新高!杨呈发黄金探底回升找趋势 今日黄金白银行情走势分析证监会突发利好!10月7日,今日面对的三大消息全面发酵!阿玛尼香烟是女士烟吗,阿玛尼香烟烟越抽越有瘾,其实是寒热失调了!赶走体内的邪毒,烟自然就戒了酒吧结识高颜值“微商”,她卖的“香烟”一根就要500元杉杉系资金危机 波及杉杉股份、永杉锂业00后股民,第一次体会到“东升西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