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资讯 » 正文

美债最强“接盘侠”诞生,疯狂购入70%美债,不是日本也并非英国

美债最强“接盘侠”诞生,疯狂购入70%美债,不是日本也并非英国

美债最强“接盘侠”诞生,疯狂购入70%美债,不是日本也并非英国插图

焱夕照

山雨欲来风满楼,

全球经济增长乏力,各国央行如同惊弓之鸟,纷纷调整策略,曾经被视为避险资产、香饽饽的美债,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人人避之不及。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金融战场上,一场“击鼓传花”的游戏正在悄然上演。鼓声阵阵,传递的不是快乐,而是风险和焦虑。

谁都不想成为最后接盘的“冤大头”,只能眼睁睁看着这颗定时炸弹被传递到下一个手中,祈祷爆炸的时刻不要来得太快。

从东方巨龙到日不落帝国,曾经的美债“大买家”们正逐步减持美债,寻求更安全的避风港。

数据不会说谎,中国持有的美债规模已从十年前的1.3万亿美元降至如今的7802亿美元,日本的减持规模虽不如中国,但也足以引起市场的警惕。

然而,与“老玩家”们的谨慎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群“新面孔”却杀入了美债市场,他们不是别人,正是美国国内的投资者。养老基金、共同基金、保险公司,甚至普通的家庭和个人,如同飞蛾扑火般涌入美债市场,成为这块烫手山芋的最大“接盘侠”。

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如此“前赴后继”?

是无知者无畏,还是另有隐情?

美债“接盘侠”的更替:从全球买家到国内投资者

美债市场风云变幻,曾经的座上宾如今纷纷离席,新玩家入局,却掩盖不了危机四伏的现实。

曾经的辉煌:回首过去,中国和日本这两个东亚经济巨头,曾在美债市场上呼风唤雨,其持有规模一度是左右美债市场走向的关键力量。

十年前,手握1.3万亿美元美债的中国,是当之无愧的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国。

日本作为美国的老牌盟友,也长期占据美债海外持有国的榜首位置。这两大“金主”的支持,是美债市场稳定的基石。

然而,花无百日红。

随着全球经济格局的深刻变化以及自身战略利益的调整,中国和日本的态度开始发生微妙变化。中国近年来持续减持美债,其背后的逻辑不言自明: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增强经济自主性和抗风险能力,是中国的必然选择。日本虽然表面上维持着与美国的盟友关系,但在日元贬值压力下,也不得不减持美债以自保。

如今的窘境:“春江水暖鸭先知”。全球主要央行对金融风险的嗅觉最为灵敏,他们对美债市场风险的警惕与日俱增,纷纷减持美债,转向黄金等更安全的避险资产。

中国抛售美债的举动,不仅是为了优化外汇储备结构,更是在向世界传递一个信号:过度依赖美元资产的时代已经结束。

日本和英国也紧随其后,加入抛售美债的行列。日本第五大银行农林中央金库计划出售超过10万亿日元的美国国债和欧洲债券,这一消息无疑给市场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英国在6月抛售了179亿美元的美债,也表明其对美债市场的信心正在下降。

意外的“接盘侠”:正当全球投资者对美债市场避之不及的时候,一群“接盘侠”却悄然出现。

高盛数据显示,美国国内投资者成为新发行美债的最大买家,占比高达73%,持有比例超过9%。

这群“逆行者”的出现,给风雨飘摇的美债市场带来了一线希望,但也引发了人们的担忧:他们真的是在“抄底”,还是在“火中取栗”?

高利率是吸引国内投资者涌入美债市场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当前全球经济低迷、收益率普遍走低的背景下,5%的美债收益率显得格外诱人,对于那些追求稳定收益的投资者来说,美债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

另一方面,尽管美债的信用近年来遭到不少质疑,但在很大程度上,它仍被视为全球最安全的资产之一。

对于那些缺乏投资经验、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普通投资者来说,美债的“安全性”给了他们一种心理上的安慰。

然而,这群“新玩家”的入局,真的能拯救风雨飘摇的美债市场吗?

美债风险的积聚

美债这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全球金融市场之上,它究竟会平稳落地,还是会带着毁灭性的力量坍塌下来?

答案或许就隐藏在那些看似繁荣的数字背后。

国内投资者“接盘”的风险: 美国国内投资者的涌入,暂时缓解了美债市场的压力,但这更像是一剂“强心针”,只能治标,不能治本。

美债利率上升虽在短期内带来了收益,但高通胀却像一只无形的黑手,吞噬着投资者的实际收益。

更令人担忧的是,美国经济并非高枕无忧。

一旦经济下滑或财政赤字恶化,美债的信用评级就可能被下调,引发债券价格暴跌,持有者将面临巨大的资本损失。

对于养老基金、保险公司等机构投资者来说,持有大量美债是为了满足其长期负债的需求,美债价格的剧烈波动对他们来说是致命的打击。

而对于那些缺乏投资经验的普通投资者来说,盲目跟风“抄底”美债,很可能血本无归。

美债规模失控的风险: 35万亿美元,这是一个天文数字,它代表着美国政府背负的巨额债务,也预示着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更可怕的是,这笔债务还在以惊人的速度增长,利息支出就像一个无底洞,吞噬着越来越多的财政收入。

美国两党政治斗争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两党在财政政策上的分歧,使得解决债务问题难上加难。

债务上限的闹剧一次又一次地上演,将美国政府推向违约的边缘,也让全球投资者对美债的信心不断下降。

全球经济的系统性风险: 与2008年次贷危机主要集中在房地产市场和金融衍生品不同,当前美债问题发生在一个高度全球化、相互关联的经济体系中,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将全球经济拖入深渊。

美债作为全球金融体系的核心资产,其波动对全球金融市场的影响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

一旦美债市场出现剧烈波动,将引发全球资本市场动荡,新兴市场国家将首当其冲,面临资本外流、汇率贬值等风险,全球经济复苏也将遭受重创。

面对步步逼近的美债危机,一系列疑问萦绕在人们心头,挥之不去。

美国国内投资者能否持续“接盘”,填补美债需求缺口?

高利率的诱惑能否抵消投资者对风险的担忧?

当美债的风险溢价不再能弥补其潜在风险时,这群“新玩家”是否还会继续慷慨解囊?

美国政府将如何应对不断膨胀的债务规模和利息支出?

是继续饮鸩止渴,依靠发行更多国债来维持运转?还是痛下决心,采取紧缩财政政策,削减开支,控制债务规模?

美债危机是否会成为引爆全球金融危机的导火索?

美债危机的“灰犀牛”正在逼近,全球经济是否做好了应对冲击的准备?

这些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

全球经济格局风云变幻,曾经被视为“安全资产”的美债,如今已成为风险的代名词。

对于各国政府和投资者来说,是时候重新审视自己的投资策略,降低对美元资产的依赖,寻求多元化的投资组合,才能在未来的风暴中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在抛售美债的同时,应加快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增强自身经济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为构建更加稳定、公正的国际金融新秩序贡献力量。

美债危机是全球经济面临的共同挑战,需要各国携手应对,加强合作,共同维护国际金融稳定,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击鼓传花”的悲剧重演,为全球经济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

美债最强“接盘侠”诞生,疯狂购入70%美债,不是日本也并非英国的相关内容OFweek 2025(第九届)动力电池产业年会盛大启幕!前20座城市2023年普工薪酬降准还有一定空间、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央行重磅发声丨发布会纪要最高赔付303万元,惠州平安人寿发布2023年度十大赔案203家公司获机构调研(附名单)马云归来,阿里转身五叶神香烟价格(五叶神香烟价格表2024价格表)七匹狼香烟多少钱一包(软灰七匹狼香烟多少钱一包)人保寿险“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案例:睡眠保单难觅踪,上门不辍终给付前8月全球电动汽车电池使用量510.1GWh 在出货量TOP10企业中,有6家是中国公司2018年中国充电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及未来发展趋势预测「图」自驾离岛如何提取免税品?海口新海港提货点在这个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