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风高浪急,我们该如何远离闪崩,择善而从?
投资快报
近段时间的A股确实非常难操作。
笔者认识各种投资风格的投资者,根据自己的访谈,多数人都灰头土脸,哀叹“少亏当赢”。
今年的股市行情可谓钝刀子割肉,很多劣质股不断阴跌,刚开始觉得没什么,但随着去杠杆的深入,越来越多股票“闪崩”……
于是:技术派不行了,追涨杀跌的趋势派不行了,买垃圾股博借壳的炒壳派不行了,超短派不行了……今年以来唯一比较能赚钱,或者说至少不怎么亏的,是买入优质股并组合持有的配置型投资者。
所谓配置
就是选择心仪的资产,建立投资组合。最根本的配置是买什么资产,比如说把钱投入到房地产、股票、创业还是理财等等。归根到底,这和对经济发展、资产的风险及回报的判断和不同的人对投资收益的
不同预期
有关。
保守的
人应该配置银行存款、理财,他的预期收益不太高,有4%至10%很满意了。因为收益如果高于10%, 就有损失本金的风险了。
近日某高层也表示,如果理财产品承诺收益超过10%,就有损失全部本金的风险,可见如果你的投资风格偏于保守,不愿意损失本金最好的办法是存款及低风险的理财。
近日有人向我咨询CDR配售基金 (有人叫做独角兽基金) 是否值得投资。仔细阅读这类基金的条款,发现,它并不是高风险高收益的基金,本质上还是接近固定收益类的基金,因为当配售机会不多不饱和的时候,其余资金都是买债券的。一般认为,CDR基金的收益率为5%到10%,所以适合一些稍有风险偏好的保守投资者。
如果是风险偏好更高一些的股票型投资者,那还是算了:一来收益率不会很高,二来也缺少股海冲浪的乐趣。
风险偏好较高
的投资者倾向于配置房地产或者股票。
房地产投资门槛高、周期长,而且经过多年单边上升,加上政策调控、金融去杠杆,未来的变数较多。刚需人群固然还是应该买入自己的房产,但如果已经有多套房,那么资产过于集中于房地产是有风险的,
一是未来的利率必定走高,
而是即便房价还有几年的好日子,但是靠房价吹泡泡的虚假繁荣不会持续太久——房价终有见顶的一天,届时也许会有人堕入负资产、陷入赤贫。
股票投资相对于房地产投资而言,是更加适合长期、甚至是一辈子的资产配置。因为房价始终有见顶回落的一天,而股价却不会整体见顶:一些股票见顶衰落了,又会有另外一些股票涌现出来,即便是熊市,也会涌现一批新兴的牛股。
就像近期的股市,即使各大指数持续走弱,也有白酒、消费等股票坚挺,甚至创历史新高。
如果是将眼光放大到港股、美股的中概股
,那走牛股的股票就太多了。例如互联网视频、教育、医药板块涌现出许多大牛股,甚至令人怀疑现在是牛市。
股市,一方面要配置优质的、有赚钱能力的资产,
另一方面也要勇于远离、或卖出那些劣质的、会导致亏损的资产。
近期很多阴跌不止、甚至某日突然闪崩的股票,表面上是大股东股票质押面临爆仓风险,实质上是公司生意不佳、估值过高,不值这个价。按照一些激进的做空者的说法,除了少数优质公司,多数公司经营不佳、现金流不佳、负债过高、不能为股东创造价值,其股价应该比现价打折再打折、甚至干脆一钱不值,估值应该为零。
很多人喜欢指责大股东高位再融资、高位卖股票套现、质押套现跑路,但这一点用也没有。既不能阻止坏人作恶,也不能使自己从此精进、从此不再买入本不该买入的坏资产。而从那些套现的大股东角度而言,他们的行为反而是符合经济人理性的、符合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是合法的:既然法律没有禁止,同时有人愿意用那么高的价格接手,为什么不趁高增发、套现、质押呢?
所以,大股东选择对自己有利的决策无可厚非,除非将来政策、法律作出相反的规定。
投资者应该做的,不是怨天尤人,而是权衡利弊、择善而从,作出最有利于自己的选择。
即是:做好自己的功课,远离劣质资产,配置优质资产,让自己的资金滚雪球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