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万亿”化债到底是不是大放水?
错错m8r
我在“10万亿”化债来了一文中,把什么是化债?
这次化债到底是6万亿、10万亿、还是12万亿的解释的比较清楚了。
化债只是债务置换,并不是大放水。
但是关于这“10万亿”,到底是不是大放水,还是有很多人存在误解。
也不理解,这“10万亿”如果不是印钱,那钱到底从哪里来?
而且,10万亿化债是不是意味着货币贬值,房价要上涨呢?
所以我今天打算把什么是放水,怎么判断有没有放水,钱会不会贬值,争取一次性讲讲清楚。
01
因为资金具有很强的流动性,所以经常被比喻成水。
简单点说
“钱”变多就是放水。
“钱”变少就是收水。
而我们平时口中所说的“钱”,其实有两种形态。
一种是基础货币。
我们平时说的央妈印钱,其实是指基础货币的增发。
过去基础货币的增发主要锚定的是外汇储备。
举个例子:
老王是个做外贸的老板。
过去一年,老王的公司通过对外贸易,一共净赚了1亿美金。
由于美元在国内不方便直接流通,所以老王拿着1亿美金去银行兑换成7亿人民币。
随后,央行会印7亿人民币向银行买下这些美金,作为国家的外汇储备。
这就是过去央行印钞的流程。
未来基础货币的发行则主要锚定国债买卖。
举个例子:
财政部为了搞基建、做投资、促消费需要花钱。
于是打了一张10亿的欠条给银行,我们把这个欠条叫做国债。
银行拿出10亿给财政部花。
央行说,这10亿我出了,于是印了10亿向银行买下这些国债。
这就是央行通过净买入国债印钞的过程。
大家只需要记住,央行净买入多少国债,就多印了多少“钱”。
央行净卖出国债,则是收回这些“钱”。
这些钱都叫做基础货币。
另一种是派生货币。
派生货币是由基础货币通过银行贷款产生的。
比如,整个社会有10亿元基础货币存在银行。
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是20%。
那么银行可以把10亿元中的80%,也就是8亿拿去放贷款。
假设老王借了8亿,向老李买了套设备。
老李收到8亿元货款后也不着急用,就又把钱存进了银行。
银行则又可以把8亿元中的80%,也就是6.4亿元去放贷款。
如此反复。
理想状态下,10亿元的基础货币最终会滚雪球到50亿的规模。
我们把这种通过“贷款-存钱-再贷款-再存钱”这个过程产生的货币,称为派生货币。
我们要知道,向银行借钱,跟朋友之前借钱是不同的。
老王向朋友老李借100万,老王多了100万,老李就会少100万。
这个过程中没有新增的钱,只是钱发生了转移。
但是跟银行借钱则不同。
老王向银行借了100万,银行只是多记了一笔账。
老王多了100万,但并没有任何储户的钱变少了。
所以向银行借钱,社会里的钱就会变多。
反之,给银行还钱,社会里的钱就会变少。
所以一个社会中,到底有多少钱,取决于3个因素:
1、央妈印了多少钱,这决定了基础货币的基数。
2、存款准备金率,这决定了银行可以拿多少钱去放贷。
3、有多少人愿意贷款。
那么相应的,放水就有三种方式:
1、央妈印钱,投放更多的基础货币:比如净买入国债。
2、央妈降准,让银行有更多的钱可以用于放贷款。
3、央妈降息,降低贷款成本,让更多的人愿意贷款。
由于降息和降准的作用都是产生更多的银行贷款。
所以再简单一点:
放水只有两种方式:央妈买国债(增加基础货币),增加贷款(增加派生货币)。
一般一个社会中10%的货币是基础货币,90%的货币都是由贷款产生的派生货币。
所以我们口中所谓的“钱”,其实大部分是某个人负债而凭空产生的。
很多人不理解“10万亿”钱从哪里来?
很简单,跟银行借的。
有些人说,“10万亿”都是储户的血汗钱,其实也不准确。
因为向银行借钱,没有任何一个储户的钱会变少。
顶多就是钱变多了,所有人的钱都会相对贬值而已。
02
“10万亿”到底是不是放水,就看两点:
1、这钱是不是央妈出的?
肯定不是。
公告很清楚,10万亿增加的是地方债务限额。
也就是借钱的主体是地方。
怎么才算是央妈出钱?
一定是财政部发行国债,央妈通过银行买,这才是央妈印钱。
2、如果不是央妈出钱,那么这个过程中,银行贷款是不是增加的?
没有增加,至少不会大量地增加。
因为化债的本质是“债务置换”,是用新债去还旧债。
在这个过程中,地方政府的总债务规模没有变化。
总债务规模不变,银行贷款就不会增加。
除非原本的旧债中有部分不是银行贷款,即使真有数量也不会太多。
所以结论很清晰,“10万亿”化债不是放水,整个社会的钱不会因此变多。
但是虽然钱没有变多,但是钱的流动性会增强。
一方面,短期的偿债压力没那么大了,地方花起钱来就不会束手束脚。
另一方面,每个月偿还的利息也会降低,地方也能多点零花钱。
资金流动性的增强也会有利于经济发展的。
所以有人认为,这也叫放水。
但我觉得不太准确,只是促进了现有水的流动,但并没有增加水的总量,应该叫活水更恰当一点。
03
上图是央妈8月以来的货币投放情况。
其实从今年7月开始,央妈一直在“印钱”,每个月一般是2000-5000亿。
10月份最多,单月放水8000亿左右。
央妈已经在偷偷放水了。
只不过现在规模还很小,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罢了。
很多人关心,钱放在手里会不会大幅贬值?
其实钱会不会贬值,取决于流通的钱有没有变多。
最近一段时间,M2一直在增加,但是钱反而越来越值钱了。
这是因为多出来的钱,都躺在银行里。
未来钱会不会大幅贬值,主要取决于大量躺在银行里的钱会不会流通起来。
过去钱主要流向房子,所以房价蹭蹭上涨,人民币的购买力跟房子比,大幅度的贬值。
2000年的时候几百块一个平方,现在几万块一个平方,人民币贬值了100倍。
但其实换个参照物。
比如肉夹馍,小时候2块,现在10块,只贬值了5倍。
再比如耐克的鞋子。
20年前大几百块,现在还是大几百块。
人民币的购买力并没有贬值。
所以我们的钱只是相比于房子,大幅贬值了。
所以也不必一听到放水就担心钱变毛了。
如果你不想买房,你就会发现,钱似乎贬值的也没那么厉害。
如果你最近想要买房,也不必焦虑。
这个“10万亿”并不是大放水。
不妨等行情确认了之后再下手。
#股市分析#
#财经#
#股票财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