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上市前,都有哪些税务“坑”?
原创
富途安逸
对企业和创始人团队而言,上市是一个极其重要的里程碑,而在准备IPO过程中,也伴随着许多合规问题。
税务合规作为企业IPO中关键的一环,是企业发展、融资和资本运营中的一个重要命题,备受创始人关注。
本期「富途安逸专家分享」栏目,邀请到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薛冰律师,为大家分享企业发展壮大过程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税务合规话题。
本期分享嘉宾:
薛冰,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本期分享主题:
Q1:
税务合规问题如何影响企业上市计划的?
Q2:
在IPO前的时间点,常见的涉税问题有哪些?
Q3:
企业上市前进行的税务健康检查,包含哪些专业机构?主要工作有哪些?
Q1:税务合规问题如何影响企业上市计划的?
薛冰:
企业从初创到私募融资,再到IPO的过程中,税务合规问题潜伏在多个环节中,比如
创始人和团队持股的形式、私募融资时架构的设置、境外上市前进行的架构设立和调整
等等,都有可能涉及。
如果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持续重视税务合规的问题,那就有可能给企业或者创始人带来一连串的税务责任和风险,而这些风险一旦到了一定的量级,对企业的规范运营与合规风险控制就可能带来实质影响,甚至可能会对企业的上市安排带来不利影响。
我们结合企业的发展历程来举几个例子聊一下。
▎企业架构的税务合规问题
先说大家熟悉的境内企业架构设立阶段,有时创始人会以个人身份直接持有公司股权,有时会设立合伙企业间接持有,不同的持股架构,就有了差异化。
如果创始人以个人身份直接持有公司的股权,有两个很直接的税务合规话题:
创始人如果从公司获得分红,会产生个人所得税,企业还有代扣代缴的义务。
创始人如果转让其持有的公司股权,针对财产转让所得将产生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义务。
我们知道,股权转让是很常见发生的交易安排,比如创始人转让一定股权到持股平台用作股权激励,或者有投资人进来购买创始人自己的老股。
在出现这类涉及到股权和资本的交易安排时,由于很容易产生税务缴纳的情况,创始人不得不去考虑或者评估原有的股权结构设置是否合理的问题。如果在处理这样的情况中,企业或者创始人采取了较为激进的税务筹划安排,可能会给企业的未来发展埋下一些税务合规的“雷区”。
▎当架构遇到了投资人
我们再讨论一个很常见的例子,企业在融资的阶段,投资人投入资金给到企业发展,很可能选择的方式是对企业增资扩股(在特定商业安排背景下,也可能会购买创始人持有的老股)。
增资扩股,资金是进入公司,而非创始人的个人账户。
在对企业估值进行商定的背景下,创始人团队常常会“保护”其持股比例不被过分稀释,可能会使得投资人的投资款有相当一个比例是进入到了公司的资本公积,只有少部分是进入了公司的注册资本。而投资人投资款中计入企业资本公积的部分,企业较多会通过转增注册资本的方式予以综合利用。
但在现行的税收法规环境下,
资本公积转增可能给直接持股的创始人带来税收成本,
这一过程是否立即进行纳税申报,是很多境内架构的创始人经常焦虑的问题。
▎架构调整涉及到的税务合规问题
企业发展与架构的设计调整会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如果企业考虑在境外上市,就需要综合考虑搭建红筹架构用于海外融资,同时,跨境架构的搭建过程中,也会涉及到潜在的跨境重组,自然就会涉及到潜在的税务合规问题。
在常见的跨境重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股权或者资产收购的交易安排,
在这类交易步骤中,要综合考量相关企业的财务情况,比如纳入整个重组标的范围的公司的账面净资产、公允价值等,而有了交易,就有可能涉及到潜在的中国税务成本问题。
境外架构与境内运营架构连接完成后,如果在离岸控股公司层面发生股权转让安排,尽管相关交易完全在离岸区域发生,但由于跨境架构持有了中国境内的权益和资产,
离岸交易依然有可能涉及到间接转让中国应税财产的中国税务申报问题。
在传统的红筹架构中,创始人较多通过BVI设立的持股公司持有股权,创始人的国籍身份也会给整个架构相关的税务问题带来差异化的影响。
对于中国籍创始人而言,其在海外设立的离岸架构,因其中国籍身份的背景,会涉及到中国外汇登记与税务合规的双重监管。
Q2:在IPO前的时间点,常见的涉税问题有哪些?
薛冰:
我们以境外IPO为例,从下面四个点来分享下这个问题的观察:
首先,我们就以新经济企业境外IPO
常用的VIE架构问题
开始谈起。TMT企业是新经济产业的代表,在TMT企业海外上市的过程中,受到外商投资准入政策的影响,较常见的架构安排就是VIE架构。
在VIE架构中,外商投资企业与运营主体之间通过一系列的法律文件建立协议控制安排,在架构的设计和应用过程中,不可避免会涉及到转让定价以及其他潜在的税务合规问题。
如何有效地控制VIE架构中因VIE协议履行带来的潜在“双重涉税”问题,
企业需要与法律顾问和税务顾问进行综合的技术探讨。
第二个常见的问题,就是上市报告期内的税务合规情况。
在企业上市的报告期内,律师、审计师及投行都会关注企业应交税金是否足额及时缴纳,根据上市地证券监管机构的要求,还有可能需要就报告期内的企业合规纳税情况取得合规证明。
企业申请合规证明时,涉及到与主管税务机关的沟通协调,如果出现了税务合规层面的瑕疵,对企业取得合规证明也将带来一定的压力。
另一个特别值得重视的问题,就是我们的
税收征管法规的立法可能滞后于企业所属产业和开展的业务经营的迭代创新,
对于特定的创新型业务类别,就比较容易出现涉税申报的技术标准判断差异问题。
比如有些行业的业务特点或者行业惯常操作,可能会出现一些第三方发票开具、合作伙伴的代扣代缴税款的合规问题,从而产生更为复杂的税务征管风险,这些问题点都需要企业和主管税务机关及时探讨和解决。
此外,我们还想特别提示下,
企业在进行员工股权激励安排的过程中,不同的激励方案和参与人员也会涉及到差异化的涉税问题。
企业启动上市工作前,还是有必要对自己的税务合规情况进行有关合规的健康体检,包括税务合规,避免在上市准备过程中面临难以解决的合规问题。
Q3:企业上市前进行的税务健康检查,包含哪些专业机构?主要工作有哪些?
薛冰:
企业上市时,比较常邀请律师团队、审计团队(审计团队还经常会邀请自己的税务团队参与)进行前期的健康检查。
律师团队主要是从合规角度来评估项目是否有特别的风险,
包括分析企业的股权演进历史、业务模式、业务经营的合规、报告期内是否有受过重大行政处罚等维度。此外,也会对
企业架构和经营可能涉及到的重大税务合规风险点进行识别,
并与企业聘请的审计团队和税务团队进行技术上的沟通。
税务顾问团队会侧重在对企业选定的报告期内的业务经营相关税务影响进行量化评估。
举例来说,税务顾问较多会从企业的重组过程、业务流程、收入和成本核算、发票的管控等环节进行复核,进而识别企业的纳税合规风险。
如果企业开展的业务领域属于创新的业务模式,甚至主管税务机关都很难去判断特定的业务或者交易场景的涉税技术问题,这就需要企业与税务顾问进行技术磋商并且需要与主管税务机关保持良好的沟通,避免出现涉税合规风险。
作者简介:
薛冰,
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主要从事私募和风险投资、兼并收购、境内外上市重组、外商投资以及中国税务法律咨询等业务。曾代表众多的投资基金、跨国公司、国有企事业单位、初创及成长型公司、上市公司和科研机构处理各种法律事务,业务领域涉及众多行业,包括高新技术、生命医药、互联网、能源、教育、房地产和财富管理等。
机构简介:
汉坤律师事务所,
是中国领先的综合性律师事务所之一,专注于国内、国际间复杂的商业交易和争议解决,尤其以私募股权、兼并和收购、境内外证券发行与上市、投资基金/资产管理、竞争法、银行金融、飞机融资、外商直接投资、公司合规、私人财富管理、知识产权、诉讼/仲裁等板块的优质法律服务著称,在北京、上海、深圳和香港设有办公室,连年被国际权威法律媒体评为亚太区顶级中国律所。